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政治學一
Political Science (Ⅰ) 
開課學期
102-1 
授課對象
政治理論組  
授課教師
黃長玲 
課號
PS1005 
課程識別碼
302 10110 
班次
02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共101 
備註
限學號末二位除3餘2
總人數上限:11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21PolSci1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當代政治學的研究主題廣泛而多元。本門課為政治學的入門課,與[政治學二]共同組成一個學年的課程。課程內容是讓修課同學對於政治學的基本概念諸如國家形成、政治行為、政治體制有所了解。並且討論政治體制及政治行為在經濟、社會及國際等面向所呈現的形態,以及所造成的影響。整體課程內容兼顧不同國家的經驗,並且以台灣的經驗與相關文獻參照對話。
 

課程目標
使學生對政治學的主要內容有初步的了解 
課程要求
學期成績包括以下四個部份﹕
1. 小考 20%
小考在課堂上不定期舉行﹐共考三次﹐只採計成績最高之兩次。每次小考成績佔學期成績10%。加退選之前不會舉行小考。

2. 個人作業 60%
個人作業,共有三篇﹐每篇佔學期成績20%。個人作業撰寫方式如下:
1) 在課程進度中,任選Heywood書中的三章
2) 針對該章最後所提出的討論問題 (questions for discussion),任選其中一個問題回答。作業每篇不超過2000字,回答時,越能以台灣(或任何一個你所熟知的國家)的經驗出發,成績會越理想。
3) 作業請註明學號,中文字體為標楷體12號﹐英文為Times New Roman 12號。作業於課堂上繳交,繳交時間為該章上課進度之下一週。課堂以外除非有特殊情形,否則不收作業,也不收電子版作業。

3. 分組作業 15%
分組作業三次,每次佔學期成績5%。分組作業撰寫方式如下:
1) 在課程進度中,任選Heywood書中的三章。
2) 針對該章中所提出的辯論議題 (Debating…),正反雙方的觀點,進行討論。以1000字的篇幅說明你們討論後,比較支持哪一方的觀點。討論時越能貼近台灣(或任何一個你所熟知的國家)的經驗,成績會越理想。
3) 分組作業應在當週上課前的星期四中午以前,將作業上傳至課程網站。分組作業可以預先上傳,但不可以回溯。

5. 分組互評成績 5%
針對分組作業﹐每組同學在期末時進行組內互評﹐評分時應考慮每位同學對於分組作業的貢獻程度。最高成績5分﹐最低成績0分﹐成績可至小數點第一位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一 15:00~17:00 備註: 社科院研究大樓413室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指定閱讀書目
書籍
Andrew Heywood. 2013. Politics. New York: Palgrave McMillan

王宏仁,李廣均,龔宜君編,2008,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,台北:群學出版社

吳介民.顧爾德.范雲編,2010,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,台北:左岸文化出版


論文
王業立,2011, 選舉制度變革與台灣民主化,周育仁,謝文煌編《台灣民主化的經驗與意涵》第四章,
台北:五南出版社

何明修,2008,體制化及其不滿:二十年來的台灣勞工運動,《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》,台北:
群學出版社

汪宏倫,2008,國族問題中的制度因素、全球脈絡與怨恨心態, 《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》,台
北:群學出版社

李廣均,2008,籍貫制度、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—國家認同之爭下的人群分類,《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
灣社會》,台北:群學出版社

林繼文,2006,〈政府體制、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:一個配套論的分析〉,《選舉研究》第13卷第2期,
頁1-42

邱毓斌,2010,當工運的制度惰性遭遇全球化,《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》,台北:左岸
文化出版

吳乃德,2005,愛情與麵包: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,《台灣政治學刊》,9(2):5-39

吳音寧,2010,從農村到都市,再到農村?《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》,台北:左岸文化
出版

夏傳位,2010,金融資本如何吃人?《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》,台北:左岸文化出版

范雲,2010,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,《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》,台北:左岸文化
出版

黃宗昊,2004,台灣政商關係的演變-歷史制度論分析,《問題與研究》,43(4):35-72

黃長玲,2008,民主深化與婦運歷程,《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》,台北:群學出版社

趙永茂,2011,地方自治發展與台灣民主化,周育仁,謝文煌編《台灣民主化的經驗與意涵》第五章,台
北:五南出版社

陶儀芬,張珈健,2008,政商關係在民主化之後的發展—以金融自由化為例,《跨戒:流動與堅持的台灣
社會》,台北:群學出版社

潘翰聲,2010,在國家與資本夾擊中成長的環保運動,《秩序繽紛的年代: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》,台
北:左岸文化出版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小考 
20% 
小考在課堂上不定期舉行﹐共考三次﹐只採計成績最高之兩次。每次小考成績佔學期成績10%。加退選之前不會舉行小考。 
2. 
個人作業 
60% 
個人作業,共有三篇﹐每篇佔學期成績20%。個人作業撰寫方式如下: 1) 在課程進度中,任選Heywood書中的三章 2) 針對該章最後所提出的討論問題 (questions for discussion),任選其中一個問題回答。作業每篇不超過2000字,回答時,越能以台灣(或任何一個你所熟知的國家)的經驗出發,成績會越理想。 3) 作業請註明學號,中文字體為標楷體12號﹐英文為Times New Roman 12號。作業於課堂上繳交,繳交時間為該章上課進度之下一週。課堂以外除非有特殊情形,否則不收作業,也不收電子版作業。 
3. 
分組作業 
15% 
分組作業三次,每次佔學期成績5%。分組作業撰寫方式如下: 1) 在課程進度中,任選Heywood書中的三章。 2) 針對該章中所提出的辯論議題 (Debating…),正反雙方的觀點,進行討論。以1000字的篇幅說明你們討論後,比較支持哪一方的觀點。討論時越能貼近台灣(或任何一個你所熟知的國家)的經驗,成績會越理想。 3) 分組作業應在當週上課前的星期四中午以前,將作業上傳至課程網站。分組作業可以預先上傳,但不可以回溯。 
4. 
分組互評成績 
5% 
針對分組作業﹐每組同學在期末時進行組內互評﹐評分時應考慮每位同學對於分組作業的貢獻程度。最高成績5分﹐最低成績0分﹐成績可至小數點第一位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013/09/13  Course Introduction, Rules and Requirements 
第2週
2013/09/20  中秋節連假 
第3週
2013/09/27  What is Politics? Political Ideologies(Heywood: Ch.1-2)  
第4週
2013/10/04  停課一次 
第5週
2013/10/11  Politics and the State(Heywood: Ch.3) 
第6週
2013/10/18  Democracy and Legitimacy(Heywood:Ch.4) 
第7週
2013/10/25 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(Heywood: Ch.5)  
第8週
2013/11/01 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(汪宏倫;李廣均;吳乃德) 
第9週
2013/11/08  Politics, Society and Identity(Heywood:Ch.7) 
第10週
2013/11/15  校慶放假 
第11週
2013/11/22 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Media(Heywood: Ch.8) 
第12週
2013/11/29  Groups, Interests and Movements(Heywood:Ch.11) 
第13週
2013/12/06  Government-Business Relations in Taiwan(陶儀芬、張珈健;夏傳位;黃宗昊) 
第14週
2013/12/13 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(黃長玲;范雲;何明修;邱毓斌;吳音寧;潘翰聲) 
第15週
2013/12/20  Representation, Elections and Voting (Heywood: Ch.9) 
第16週
2013/12/27 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(Heywood: Ch.10) 
第17週
2014/01/03  Elections and Parties in Taiwan(林繼文;王業立;趙永茂) 
第18週
2014/01/10  Final Discussion; Concluding Remarks; Grades